组成(1) 活性成份 作用:破泡、消泡,减小表面张力: 代表物:硅油、聚醚类、高Ji醇、矿物油、植物油等。 (2)乳化剂 作用:使活性成分分散成小颗粒,便于分散在水中,更好的起到消泡、抑泡效果。 代表物:壬(辛)基酚聚氧乙烯醚、皂盐、op系列等、吐温系列、斯盘系列等。 (3) 载体 作用:有助于载体和起泡体系的结合,易于分散到起泡体系里,把两者结合起来,其本身的表面张力低,有助于抑泡,且可以降低成本。 代表物:除水以外的溶剂,如脂肪烃、芳香烃、含氧溶剂等 (4) 乳化助剂 作用:使乳化效果更好。 代表物:*分散剂:疏水二氧化硅等;*增粘剂:CMC、聚乙烯醚等。
COD、BOD的增加 白水中的COD、BOD,主要来自废纸原料和未定着在纸张上的纸力增强剂。由于节水使系统的排水量减少,白水的COD、BOD就会不断上升。节水以前的白水COD为500~600ppm,勉强达到排放标准(600ppm以下)。实现闭路循环化后COD浓度可能上升3至4倍,采取的对策为设置了一套能够去除2,000kgCOD/日的生物处理装置,处理后水质COD可降低到200ppm以下(COD去除率>80%),实现处理水循环使用。除回用于系统净化外,剩余部分排放
。
消泡作用分“抑泡”、“破泡”两种形式,但统称为消泡剂。当体系加入消泡剂后,其分子杂乱无章地广布于液体表面,抑制形成弹性膜,即终止泡沫的产生。当体系大量产生泡沫后,加人消泡剂,其分子立即散布于泡沫表面,快速铺展,形成很薄的双膜层,进一步扩散、渗透,层状,从而取代原泡膜薄壁。由于其表面张力低,便流向产生泡沫的高表面张力的液体,这样低表面张力的消泡剂分子在气液界面间不断扩散、渗透,使其膜壁迅速变薄,泡沫同时又受到周围表面张力大的膜层强力牵引,这样,致使泡沫周围应力失衡,从而导致其“破泡”。不溶于体系的消泡剂分子,再重新进入另一个泡沫膜的表面,如此重复,所有泡沫,全部覆灭。
姓名: | 汪工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8938231365 |
业务 QQ: | 896168424 |
公司地址: | 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村北王公路39号东侧 |
电话: | 0769-88118030 |
传真: | 0769-88118030 |